金門~戰地史蹟

金門10.jpg

『認識金門』
金門由於開發甚早,所以歷史文化淵遠流長,加以歷代文風鼎盛,產生豐富的文化風貌。傳統聚落
與建築是金門最豐富的文化資產,大部分仍維持漳泉式樣的傳統閩南式建築,另清末由外出經商的’
僑民所引進的洋樓(俗稱番仔樓),與本地建築文化相互融合,古厝、牌坊、宗祠、洋樓隨處可見;
即保持了閩南特徵,又獨特迷人,形成更多樣性的民居風貌,更被譬喻為“閩南聚落 基因庫”。
『戰地風光』~
成功坑道、四維坑道、湖井頭戰史館、鐵漢堡-勇士堡、翟山坑道、獅山砲陣地、八二三戰史館...
『在地文化』~
陳景蘭洋樓、特約茶室展示館、太武山、莒光樓、後浦小鎮、山后民俗文化村、金門迎賓館...

【莒光樓】碧瓦紅磚,棟宇輝煌,(聽取多媒體簡介,眺望烈嶼,廈門)是最負盛名的金門象徵。

【獅山砲陣地】位於金門東北角,是全國唯一的坑道式榴彈砲陣地,目前部署 47 年在 823 砲戰中立功的八吋榴砲。

【山后民俗文化村】位於山后村,建於清光緒 26 年,擁有金門保留最完整的閩南式建築。

【鄧麗君紀念館】是有著「地下希爾頓飯店」美名之稱的(金門迎賓館),以前軍管時代,是金門接待外賓的住所,經過數年整修後,重新對外開放,金門迎賓館以鄧麗君為主軸,展出許多鄧麗君的作品,重現鄧麗君慰勞國軍弟兄時期的點點滴滴。

831 茶室】國防部特約茶室為早期尚未解嚴時軍中樂園;特約茶室是時代的產物,民國 38 年國軍退守金門,官兵人數達 5 萬人,為了解決生理需求而設立,直到民國 79 年廢止。

【太武山健行之旅】太武山別稱<仙山>到處為嶙峋蒼勁的花崗岩石。(毋忘在莒勒石),高十餘丈,字跡勁拔,氣勢雄偉,意在期勉刻苦自立。(海印寺),又稱<太武嚴寺>,建於宋朝時期,歷史已逾八百年。

【八二三戰史館】位於金門最大的人工湖【太湖】建於民國 78 年,翠瓦朱樑,雪白花崗岩牆圍砌,是一幢雄偉壯麗的仿古建築。館內以燈箱、多媒體、紀錄片,呈現八二三砲戰的相關歷史與文物;園內的【榕園】是百年古榕區,民間有「人丁不滿百、京官三十六」的傳說,內有「慰盧」。
【陳景蘭洋樓】金門最大的洋樓, 為陳景蘭下南洋賺大錢後所蓋,先後受到的日軍及國軍的佔領,後來成為金門官兵休閒中心。
【成功坑道】成功坑道興建於民國七十年間,總長六百二十公尺,為花崗岩與混凝土所共同建築的。前往『金酒廣場』品嚐金門最有名的高粱酒,並且可以購買到各式各樣的濃烈香醇高梁酒。~晚餐
【慈湖】金門主要賞鳥地,長 550 公尺,可瞭望小金門及對岸廈門。
【三角堡】慈湖西側有一座三角堡,碉堡四周挖掘了類似護城河的壕溝,碉堡兩側還排列著近十輛坦克車,氣勢磅薄。
【雙鯉濕地生態館】展覽野鳥自然生態的棲息之處,周邊的濕地是金門眾多候鳥的棲地,已紀錄的水鳥達 200 餘種。
【北山共軍指揮所這是古寧村有名的建築物,是以前戰爭時期的軍人指揮所,建築物上充滿砲孔及子彈孔,記載著過往戰爭時期的歷史痕跡。(不下車,在車上講解)
【古寧頭戰史管】古寧頭海灘是國民黨軍在古寧頭戰役最後獲得勝利的地方。為紀念這場聖戰,特別在民國 73 年於當時的戰地興建「古寧頭戰史館」。

  • 請電洽